Hello Kitty 氣泡酒?呃,當然不是。
由 Moselwein e.V. 舉辦的兩場站立品飲會,首先第一場叫做 GG Premium Riesling 2012,酒款全來自 Bernkasteler Ring 協會旗下酒廠的特級園(Großes Gewächs),也就是全為干型麗絲玲的意思。
德國人當然沒那麼殘忍,讓這位姊姊一個人連開15款全是軟木塞封瓶的酒,Mosel 產區獲選的代言公主都下海幫忙啦!
介紹一下我們用的吐桶,長得像花瓶。
漱口和解渴用的水,居然是 Gerolsteiner 氣泡礦泉水!!他們家也是 ProWein 2014 的官方贊助商,我想 Nata 看了要哭哭啦!!
簡短的開場致詞是德文,跳過。
開場白結束就開始一陣混亂的自斟自飲……每款酒的量非常有限,動作不快點有的酒就會喝不到。
1號 Trittenheimer Apotheke Riesling GG,酒莊名叫 Clüsserath-Eifel。Clüsserath 家族貌似跟 Wehlen 的 Prüm 一樣,是 Trittenheim 的釀酒世家,分家沿革後下來變成好幾個酒莊,每一家都有 Clüsserath 這個字,也都出產 Apotheke 這個園的酒款。Apotheke 是少數我已經喝過的一個園(Ansgar Clüsserath 的 Trittenheimer Apotheke Riesling Kabinett 2011,台灣有售),中文翻為藥草園,也是 Trittenheim 這個地方最頂級、最名符其實的 GG。這支酒延續之前的印象,是相當淡雅的一款 GG,但還有輕微的打火石和煙燻味,在口中轉化為淡淡的焦糖味,餘韻中的蜂蜜相當悠長,酸度反而不是非常高,也沒有明顯的「藥草」味。
Brauneberg 的 Martin Conrad 酒莊所出產的 Juffer-Sonnenuhr,除了典型的麗絲玲 citrus 和花香,還有淡淡的硫磺和熱帶水果如榴槤風味。
Erben von Beulwitz 是 Kasel 的頂尖酒莊。這支 Nie'chen「Im Taubenberg」,是相當清新美味、酸度與殘留糖份均衡的一支 GG,特愛。
4號出現了熟悉的酒標,貌似台灣有進:Kerpen 是 Bernkastel 酒村的頂尖酒莊。這支 Graacher Domprobst 園 Nose 表現不是特別出色(跟剛開可能也有關係),但入口表現均衡,餘韻悠長。
Martin Conrad 的另一個園 Brauneberger Juffer,花香特別濃,還帶點礦石和蜂蜜味,香氣持續延續到口中,尾韻帶點微苦。
Leo Fuchs 的 Klottener Brauneberg,有豐富的熱帶果香,和甜美的花香,香氣表現相當搶眼,Palate 中段浮現檸檬皮般的微苦,酸度在餘韻中持續擺盪,陳年潛力可期。
Erben von Beulwitz 酒莊 GG 園的另一款酒 「Auf den Mauern」,花香濃郁但酸度偏高,也許再過些時日表現會再更均衡些。
Andreas Schmitges 酒莊的 Erdener Prälat,這個園國人最熟悉的生產者應該是 Dr. Loosen。酒精度高達13%,入口有甘甜的錯覺,尾韻卻仍是 dry 的。香氣偏封閉,在口中展現出高濃縮和集中度,酒體比其他酒款來得飽滿,餘韻在酸度中顯得悠長。
C 家族同宗的另一家酒莊 Ernst Clüsserath 的藥草園,不僅有濃郁的花香和「藥草」香氣,還充滿礦石、硫磺味,在口中展現蜂蜜清香和高酸度,傾向 bone-dry 但令人印象深刻。
喝到這裡發現按順序喝是個錯誤,11號酒款已經被幹掉了,沒得試飲。提早見底會讓人感覺好像是特好喝的緣故,扼腕。以下開始加速。
10號酒款的酒莊叫做 J. P. Reinert,Wiltinger Klosterberg 園的酸度真的頗高,也帶點檸皮的苦味,感覺較不出色的一支酒款。
Albert Kallfelz 的 Merler Königslay-Terrassen,Nose 較封閉,但清新還帶點花香和蘋果,入口的花香尤其重,甚至彷彿帶點甘甜味,酸度也高。
Bauer 酒莊的 Mülheimer Elisenberg 園,熱帶果香充沛,百香果、芒果……等等,酸中帶有柑橘皮的微苦。
Franzen 的 Bremmer Calmont 金頸(Goldkapsel),酒精度高達13%,Nose 有非常濃的礦石和柑橘香氣,表現搶眼,酸甜相當均衡的一款麗絲玲。
Leo Fuchs 酒莊的另一個園 Pommerner Rosenberg,有濃郁的果香、花香、草香,尤其花香特別豐美,酸度如檸汁般偏高,但屬於相當教人生津回味的一種,餘韻也悠長。
好不容易喝完時,下一場老藤正開始準備,於是又留下來繼續享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