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問卡蜜拉,你一年只有時間看一部韓劇該如何選擇,卡蜜拉會推薦你看「貝多芬病毒」;如果你一生只想看一部韓劇,那麼還是會推薦你「貝」劇 -- 至少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一部韓劇能帶給卡蜜拉同樣多的感動、同樣久的餘韻、同樣振奮人心的共鳴。

前幾天偶然瞄了一眼緯來正在熱播的韓劇「貝多芬病毒」(베토벤 바이러스),雖然離初次看完全劇已經整整一年,看到這個場景還是忍不住熱血澎湃、感動莫名:姜魔發現縷美已經必須配戴助聽器才能聽得見,卻還在認真學習作曲時,又毫不留情地狠狠訓斥了她一頓,她卻全然不為所動,還微笑著望著他,臨走前回頭說了一句:「老師,我一定也有什麼擅長的事吧,所以才會來到這世上,只是還沒找到而已,對吧?」

姜魔聽了,默默地點點頭,縷美報以開朗的招牌微笑,轉身離去。

這只是卡蜜拉心中的名場面之一。不需下猛藥的動作戲,沒有灑狗血的悲情戲,就足以讓人熱淚盈框,感同身受。沒錯,人因夢想而偉大,卻也因夢想而渺小。當嬰孩呱呱墜地時,在父母心目中擁有無限可能,他不可預見的未來也格外明亮,彷彿全世界都是他的舞台;然而當他一天天長大,離夢想越來越遙遠,現實越來越近,他終於發現自己的命運如此平凡,如此一般,夢想就只能塵封在記憶裡,隨時光流轉漸漸被遺忘。

縷美的一番話,說的是無畏挫折,勇於逐夢;說的是人在追尋夢想當中,同時也在尋找自我的存在價值。俗話說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」,然而大多數人只是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,有才華的,埋沒而不自知;沒有才華的,苦心經營而難有成就,最後同樣只落得為五斗米折腰。然而有一些生命的勇者,儘管流血流汗,儘管受挫受傷,也要堅持自己的理想,他們不是好萊塢電影裡的偉大英雄,只是追求實現自己小小夢想的平凡人,只為獲得別人看來不值一提、在自己心中極其珍貴的快樂與滿足,他們付出所有,奮力一搏,絕不輕言放棄。

是的,他們只想做自己的英雄

「貝」劇的原點便起於此:一群烏合之眾組成的樂團,遇上了國際級的知名指揮,卻仍想要登上舞台演奏世界名曲。一開始跌跌撞撞,弄得滿身是傷,最後卻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條路,找到了自己的天堂,自己存在的價值,也贏得了難以抹滅的寶貴回憶。姜指揮在這齣戲裡除了目中無人的態度和孤芳自賞的個性,也代表了許多世俗的普羅價值(還有韓國人很愛討論的「過程 vs. 結果」課題的「重視結果者」),到後來甚至可以說是亦師亦父的矛盾角色。他狂傲的言詞,像是對社會現實殘酷與無奈的提醒,比起苟且徇私要強得多;且較之基於禮貌的矯揉做作、背後卻大肆批評,也來得更為一針見血。這樣不可一世的姜魔,其實擁有非常孤獨寂寞的內心,和不堪回首的回憶,儘管他最後選擇與愛犬多芬終老一生,他與這群團員們之間終究建立了相當特殊的情感,從中習得了人生的必修課題,也讓自己的音樂有了新的突破。

雙方透過這一番感動人心的碰撞、交流,化剎那為永恆,讓生命沒有遺憾。

「貝」劇透過腳本與表演設定,重現了許多音樂名劇的畫面和情節,也向前輩們致敬;另一方面又以深入淺出、淺顯易懂的方式,完美地將音樂之美、旋律撼動人心的力量傳達給觀眾。據說本劇拍攝之際,製作群和演員們都曾擔心播出後可能出現曲高和寡的窘境,事實證明觀眾的眼睛不僅是雪亮的,而且並不是只愛看些「九點半花系列」般的通俗劇情。的確,「貝多芬病毒」是連續劇而非藝術電影,當中卻大量出現大師級曲目和專業術語,在韓劇當中真的相當罕見;然而編劇和導演透過姜指揮解讀音樂的場景,將古典樂不分男女老少、不論階級高低,甚至不須言語,只靠想像便能傳達和釋放各種情感的力量,演繹得淋漓盡致,難怪在韓國播出後良久,引起的古典樂熱潮還久久不退。

看此劇的觀眾,所獲得的不僅是心靈的滿足,更著實上了18堂古典音樂名曲入門,可以說是一個額外的「bonus」。

飾演姜魔的金明敏在受訪時曾經提到,排演和拍攝時他總是劇本不離手,因為每讀一次,就會有新的發現,新的體會,「貝」劇就是這樣一齣值得細細品味的水木迷你劇。主角不是受盡磨難最後抱得美人歸那種不切實際的幸運兒,而是一群人為了追求夢想,在現實中掙扎、努力不懈,讓藝術令自己不凡、昇華自己心靈的感人故事。這當中也有曾經或未來的你我,告訴我們要做自己的勇者,自己的英雄。

bv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卡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